全部产品分类
uvtop280-bl-to39 发光二极管

uvtop280-bl-to39

立即咨询获取报价获取报价收藏 收藏 下载规格书 下载规格书
奥地利
分类:发光二极管

更新时间:2024-06-05 17:20:04

型号: UVTOP280-BL-TO39Single Emitter Deep UV Leds - 285 nm

概述

Roithner Lasertechnik的UVTOP280-BL-TO39是一款LED,电流为30 mA,正向电压为5.8至7 V,正向电流为30 mA,波长为285 nm,功率为360至600µW.有关UVTOP280-BL-TO39的更多详细信息,

参数

  • 芯片技术 / Chip Technology : AlGaN
  • 颜色 / Colors : Deep ultraviolet
  • RoHS / RoHS : Yes
  • 正向电压 / Forward Voltage : 5.8 to 7 V
  • 正向电流 / Forward Current : 30 mA
  • 波长 / Wavelength : 285 nm

规格书

厂家介绍

激光二极管、激光模块、LED、光电二极管、光学器件和相关配件的供应商。

相关产品

图片名称分类制造商参数描述
  • 光电查
    C503D-WAN发光二极管Cree LED

    Cree LED的C503D-Wan是一款正向电压为3.2 V、发光强度为450000000cd、发光强度为45000mcd的LED.有关C503D-Wan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LHC1-5080-1204发光二极管Lumileds

    Lumileds的LHC1-5080-1204是一款LED,电流为450 mA,正向电压为33至38 V,正向电流为450 mA,光通量为1750至1975 LM,工作温度为-40至105摄氏度。LHC1-5080-1204的更多详细信息见下文。

  • 光电查
    VLMD31L2P1发光二极管Vishay Intertechnology

    波长: 648 nm

    Vishay Intertechnology的VLMD31L2P1是一款LED,正向电压为1.8至2.2 V,正向电流为10 mA,发光强度CD为14000000 CD,发光强度MCD为14-56 MCD,波长为648 nm.有关VLMD31L2P1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下文。

  • 光电查
    SMLD12E2N1W发光二极管ROHM Semiconductor

    波长: 500 to 512 nm

    来自Rohm Semiconductor的SMLD12E2N1W是一款LED,正向电压为2.9 V,正向电流为20 mA,发光强度CD为0.056至0.12,发光强度MCD为56至120 MCD,反向电流为10µA.有关SMLD12E2N1W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APL3015QWF/D发光二极管kingbrightusa

    波长: 461.53 nm

    KingbrightUSA的APL3015QWF/D是一款LED,发光强度CD 250 CD,发光强度MCD 0.00025 MCD,波长461.53 nm,工作温度-40至85摄氏度,存储温度-40至85摄氏度。有关APL3015QWF/D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时间?

    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时间是指光电二极管对入射光强度变化产生可检测的电子响应所需的时间。

  • 晶体技术引领下一代OLED:中国科学家开发高性能晶体白色OLED

    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光科学与应用》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高性能的晶体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过采用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和橙色磷光掺杂剂的创新技术,并结合晶体主体基质中嵌入的纳米聚集体结构,这项技术实现了对发光行为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器件性能,包括更高的亮度和光子输出效率。

  • 用于高分辨率制造的低成本显微投影光刻系统

    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 )的科学家 Lei Zheng 博士等人开发了一种低成本、用户友好的制造技术,称为基于紫外 LED 的显微镜投影光刻技术(MPP),可在几秒钟内快速制造出高分辨率的光学元件。这种方法可在紫外线照射下将光掩模上的结构图案转移到光阻涂层基底上。

  • 关于氯离子破坏蓝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稳定性的研究

    蓝色发光二极管代表了当代照明和显示技术领域的基本元素。与III-V、有机和量子点LED等主流技术一样,开发高效稳定的蓝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是一项艰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