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产品分类
LNX898LKDAC 发光二极管

LNX898LKDAC

立即咨询获取报价获取报价收藏 收藏 下载规格书 下载规格书
日本
分类:发光二极管

更新时间:2023-01-06 15:08:00

型号: LNX898LKDAC

LNX898LKDAC概述

松下公司的LNX898LKDAC是一款LED,正向电压为2.1至2.8 V,正向电流为30 mA,发光强度CD为0.02至0.05 CD,发光强度MCD为20.0至50.0 MCD,反向电流为10µA.有关LNX898LKDAC的更多详细信息,

LNX898LKDAC参数

  • 颜色 / Colors : Orange
  • RoHS / RoHS : Yes
  • 正向电压 / Forward Voltage : 2.1 to 2.8 V
  • 正向电流 / Forward Current : 30 mA
  • 波长 / Wavelength : 630 nm

LNX898LKDAC规格书

LNX898LKDAC厂家介绍

该公司较初成立于1918年,当时名为松下电器制作所。1935年,该公司被合并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2008年,公司更名为松下公司。

相关内容

相关产品

图片名称分类制造商参数描述
  • 光电查
    CXA2530-0000- 000N0UQ427发光二极管Cree LED

    Cree LED的CXA2530-0000-000N0UQ427是一款正向电压为36.4至42 V、正向电流为800 mA、光通量为2260-2932 LM、反向电流为0.1 mA的LED.有关CXA2530-0000-000N0UQ427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下文。

  • 光电查
    XHP35A-H0-0000-0D0HC20DV发光二极管Cree LED

    Cree LED的XHP35A-H0-0000-0D0HC20DV是一款正向电压为11.3 V、正向电流为350 mA、光通量为440-497 LM、反向电压为-5 V的LED.有关XHP35A-H0-0000-0D0HC20DV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LXML-PR01-0500发光二极管Lumileds

    波长: 447.5 nm

    Lumileds的LXML-PR01-0500是一款LED,正向电压为2.55至3.51 V,正向电流为1000 mA,波长为447.5 nm,工作温度为-40摄氏度至135摄氏度,存储温度为-40至135摄氏度。有关LXML-PR01-0500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TLHO4201发光二极管Vishay Intertechnology

    波长: 598 to 611 nm

    来自Vishay Intertechnology的TLHO4201是一款LED,正向电压为2.4至3 V,正向电流为10 mA,发光强度CD为18000000 CD,发光强度MCD为18 MCD,波长为598至611 nm.有关TLHO4201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下文。

  • 光电查
    OVSA1SBLCR8发光二极管TT Electronics

    TT Electronics的OVSA1SBLCR8是一款LED,正向电压为2.5 V,正向电流为50至70 mA,发光强度CD为3.7至3.7 CD,发光强度MCD为3,700 MCD,反向电流为10µA.有关OVSA1SBLCR8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相关文章

  • 晶体技术引领下一代OLED:中国科学家开发高性能晶体白色OLED

    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光科学与应用》杂志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高性能的晶体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过采用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和橙色磷光掺杂剂的创新技术,并结合晶体主体基质中嵌入的纳米聚集体结构,这项技术实现了对发光行为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器件性能,包括更高的亮度和光子输出效率。

  • 关于氯离子破坏蓝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稳定性的研究

    蓝色发光二极管代表了当代照明和显示技术领域的基本元素。与III-V、有机和量子点LED等主流技术一样,开发高效稳定的蓝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 什么是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SS)?

    二极管泵浦固体(DPSS)激光器是用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

  • 观察结果为提高有机LED的发光效率打开了大门

    电致发光是用电流产生的光,不依靠热或化学反应。这使得电致发光可靠而高效:它们被用作数字手表的背光灯和阿波罗航天飞机制导计算机的显示屏。像OLED一样,发光电化学电池(LEC)--通过电致发光--已经经历了许多技术进步。密切检查导致发光的过程对于提高发光效率至关重要,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直接检查这些过程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