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产品分类
OT-03:Er:玻璃激光发射器与二极管泵浦。 激光器模块和系统

OT-03:Er:玻璃激光发射器与二极管泵浦。

立即咨询获取报价获取报价收藏 收藏 下载规格书 下载规格书

更新时间:2024-04-19 14:40:59

型号:

概述

OT-03是Optitask公司的一款高能量、调Q、1.54µm二极管泵浦固态(DPSS)激光器。这款风冷、主动调Q激光器专为现场高能激光传输而设计。该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oC至65oC,连续工作时脉冲能量超过10 MJ,脉冲半高宽(FWHM)小于30 ns,脉冲重复频率为10 Hz,输出光束直径为4 mm,光束发散角小于5毫弧度,非常适合远距离传输。所有这些功能使OT-03激光器成为测距和主动夜视等应用的强大工具。

参数

  • 波长 / Wavelength: : 1540nm
  • 平均值功率 / Avg. Power: : 0.1W
  • 重复频率 / Repetition Rate: : 0.01 - 0.01 kHz
  • 脉宽 / Pulse Duration: : 30ns
  • 冷却 / Cooling: : Air, Conductive

规格书

厂家介绍

RPMC Lasers,Inc.成立于1996年,旨在协助LDX Optronics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高品质激光二极管产品。这使得LDX Optronics能够专注于技术挑战,而不受销售电话和营销努力的影响。LDX Optronics取得了很好的成功。有了这一成功,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为其他激光公司做同样的事情,并在做这件事的同时享受规模经济,从而为我们的主要业务以及我们自己增加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激光公司被添加到我们的初选名单中。我们很高兴地报告,我们从未被初选解雇,但我们知道,随着我们的一些初选规模越来越大,他们的需求发生变化,这是可能发生的情况之一。

相关产品

图片名称分类制造商参数描述
  • 光电查
    PicoYL-20 Ultrafast Fiber Laser激光器模块和系统YSL Photonics China

    波长: 1064nm

    YSL Photonics的PICOYL-20具有从200ps到2ns的连续可调脉冲持续时间和从30kHz到1MHz的重复率。短脉冲持续时间、高重复率与超过150kW的峰值功率相结合,可在各种金属、薄膜涂层和热敏材料上实现高速、永久的黑色/彩色标记。峰值功率超过150kW的单模光束质量皮秒脉冲开启了各种微加工应用,如SiC/硅切割、电阻微调和透明材料的标记。激光器完全通过工业标准数字接口(可选DB25或RS-232)控制。

  • 光电查
    SL II-10激光器模块和系统Amplitude Laser

    来自振幅激光器的SL II-10是波长为1064nm、532nm、355nm、266nm、脉冲能量为80至650mJ、工作温度为18至30摄氏度的激光器。

  • 光电查
    MU705-30激光器模块和系统Micro Laser Systems Inc.

    波长: 705 nm

    来自Micro Laser Systems Inc.的MU705-30是一种波长为705 nm、功率为0.03 W、输出功率(CW)为0.03 W的激光器。MU705-30的更多细节可以在下面看到。

  • 光电查
    STOF-OG-10 HP激光器模块和系统Sintec Optronics

    波长: 1028 to 1040 nm

    来自Sintec Optronics的STOF-OG-10 HP是一种波长为1028至1040 nm、功率为3 W、输出功率(脉冲)为3 W、脉冲能量为80 NJ、工作温度为18至-32摄氏度的激光器。STOF-OG-10 HP的更多详细信息可在下面查看。

  • 光电查
    DTL-423 (1053 nm)激光器模块和系统Laser-export

    波长: 1053 nm

    来自LASER-EXPORT的DTL-423(1053 nm)是一种波长为1053 nm、功率为300至2500 MW、输出功率(CW)为300至2500 MW、工作温度为15至40摄氏度的激光器。DTL-423(1053 nm)的更多详细信息如下所示。

相关文章

  • 全向彩色波长调谐方法开启智能光子学的新可能性

    在快速发展的光子学领域,韩国出现了一项进步,重新定义了结构颜色操纵的可能性。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能够全向波长调谐的开创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无数可调谐光子的应用。

  • 科学家完善了产生精确波长可见激光的微型化技术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和马里兰大学与 NIST 合作成立的联合量子研究所(JQI)的同事们通过在微型环形谐振器(微环)上制造周期性的微小凹凸,将近红外线(NIR)激光高精度、高效率地转换成特定波长的可见光。

  •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明用于下一代激光技术的超薄非线性光学晶体

    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一种新颖的理论(界面转角相位匹配理论)发明了一种具有高能效的新型超薄非线性光学晶体,为下一代激光技术奠定了基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院士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该团队制作的转角菱方氮化硼光学晶体(TBN)厚度达到微米级,是非常理想的紫外光学晶体材料,为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与相同厚度的传统晶体相比,其能效提高了 100 至 10000 倍。中国科学院王恩哥院士说:这一成果是中国在光学晶体理论方面的原创创新,开创了用二维薄膜材料制造光学晶体的新领域。

  • 电磁子的秘密生活:研究向用光超快控制磁性迈进了一步

    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晶格振动和自旋是如何在一种被称为电磁子的混合激发中相互交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瑞士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上使用了一种独特的实验组合。在原子水平上理解这一基本过程,为光对磁的超快控制打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