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产品分类
CO2Cab激光打标和切割系统 激光器模块和系统

CO2Cab激光打标和切割系统

立即咨询获取报价获取报价收藏 收藏 下载规格书 下载规格书

更新时间:2024-04-19 14:40:59

型号:

概述

CO2CAB激光打标切割系统概述CO2CAB切割系统系列是一个完全集成的全封闭10.6nm CO2振镜系统,不同于市场上的任何其他系统。CO2CAB是许多有机和无机材料的标记和切割解决方案。CO2CAB切割系统采用美国制造的全金属密封CO2激光源,设计用于数千小时的无故障操作。我们的CO2CAB切割系统是一种全封闭的I类设备,可容纳35至400瓦的激光。CC Compact是一款完美的入门级系统,适用于需要激光打标或雕刻的低产量。CC Compact重量轻,经济实惠,安装简单,只需将系统插入110 VAC插座即可。CC塔是一种独立式系统,可配备用于圆周标记的旋转分度器或用于提高直接零件标记吞吐量的旋转刻度盘。CC Tower Plus是我们较大的标准CO2激光打标和切割系统。该系统具有超大尺寸的外壳和大量可用选项,可设置用于几乎任何任务。

参数

  • 波长 / Wavelength: : 10600nm
  • 输出功率 / Output Power: : 250W

规格书

相关产品

图片名称分类制造商参数描述
  • 光电查
    Excelsior One 473-FC激光器模块和系统MKS | Spectra-Physics

    波长: 473 nm

    来自MKS|Spectra-Physics的Excelsior One 473-FC是一种波长为473 nm、功率为40 MW、输出功率(CW)为40 MW、工作温度为10至40摄氏度、存储温度为-20至60摄氏度的激光器。Excelsior One 473-FC的更多详细信息可在下面查看。

  • 光电查
    D805003FX激光器模块和系统Laserglow Technologies

    波长: 808 nm

    LaserGlow Technologies的D805003FX是一款波长为808 nm、功率为500 MW、输出功率(CW)为500 MW、工作温度为10至35摄氏度、存储温度为-10至50摄氏度的激光器。有关D805003FX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GCDPM-15-100激光器模块和系统Kryptronic Technologies

    波长: 1064 nm

    Kryptronic Technologies的GCDPM-15-100是一款波长为1064 nm、功率为100 W、输出功率(CW)为100 W的激光器。有关GCDPM-15-100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LM-6580GSN激光器模块和系统Lanics

    波长: 658 nm

    LANICS的LM-6580GSN是一款波长为658 nm的激光器,功率低于1 W,输出功率(CW)低于1 W,工作温度为-10至50摄氏度,存储温度为-40至85摄氏度。有关LM-6580GSN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 光电查
    LH650-16-3(12x38)-PL激光器模块和系统Picotronic

    波长: 650 nm

    Picotronic的LH650-16-3(12x38)-PL是一款波长为650 nm、功率为16 MW、输出功率(CW)为16 MW、工作温度为-20至50摄氏度、存储温度为-40至80摄氏度的激光器。有关LH650-16-3(12x38)-PL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下文。

相关文章

  • 超细石墨烯图案的双光束超高速激光划线法

    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是由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而获得的。受到这项工作的启发,上海科技大学光子芯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激光划片途径,用于制造超细石墨烯图案。

  • NIF实现了创纪录的激光能量

    NIF主振荡器室。点击查看信息。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创造了激光能量的新纪录,首次在点火目标上发射了2.2兆焦耳的能量。这项新报道的实验于10月30日进行,产生了3.4兆焦耳的聚变能,实现了点火,并产生了NIF有史以来第二高的中子产量。

  • 飞秒激光与活组织相互作用的新见解

    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彻底改变了我们观察和理解复杂生物过程的能力。然而,光也会损害生物物质。然而,强光对细胞过程的不可逆扰动背后的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 纳米粒子沿两个运动方向的基态冷却

    在极端真空中被激光捕获的玻璃纳米粒子被认为是探索量子世界极限的一个有希望的平台。自量子理论问世以来,"一个物体在多大程度上开始由量子物理学定律而非经典物理学规则来描述?"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