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柔性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3.64%,创下新纪录
发布时间:2025-04-10 17:16:21 阅读数: 82
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电子显微镜横截面图。图片来源:KIER
韩国能源研究院成功研发出超轻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64%,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已报道的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该研究团队研发的太阳能电池重量极轻,可安装于曲面,有望成为未来建筑、汽车、飞机等领域应用的有力候选材料。
晶体硅基单结太阳能电池因其生产成本低且易于量产,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接近其理论极限,串联太阳能电池(将硅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结合以提高效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高达34.6%。然而,由于其重量较大且易受物理损伤,限制了其在汽车、飞机、卫星等注重轻量化和适应性的领域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人们正在开发柔性薄膜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基于CIGS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极其轻巧且具有柔韧性,非常适合在建筑物、车辆和飞机等曲面表面上使用。然而,与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相比,它们的效率较低且制造复杂性更高,这为其商业化带来了障碍。
为了提高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可制造性、柔韧性和轻量化,KIER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剥离工艺,并揭示了性能提升背后的潜在机制。最终,制备的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3.64%的能量转换效率,创下了迄今为止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纪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杂志上。
研究团队开发的剥离工艺包括将聚酰亚胺薄膜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在其上制备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然后将其与玻璃分离。与直接使用柔性聚酰亚胺薄膜作为基板的传统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刚性玻璃作为支撑基底,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制备太阳能电池。使用平坦的刚性玻璃基板还能确保均匀的层沉积,从而提高器件性能和可重复性。
图形摘要。图片来源:Joule (2024)。DOI:10.1016/j.joule.2024.11.011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种通过减少太阳能电池缺陷来提高性能的方法。在制造过程中,钾等碱金属元素会从玻璃基板扩散到CIGS光吸收层。钾的过度扩散会在吸收层中产生缺陷,阻碍电荷传输,最终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然而,迄今为止,尚无有效抑制钾扩散至最佳水平的技术报道。
研究团队利用计算科学预测,涂覆在玻璃基板上的聚酰亚胺层可以抑制钾的扩散。当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时,该方法有效减少了CIGS吸光层中的缺陷。最终,该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23.64%,显著超过了此前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18.1%的纪录。
此外,为了验证所制备的CIGS太阳能电池的耐久性,研究团队测量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并通过模拟分析了弯曲过程中施加的应力。在进行10万次弯曲循环后,太阳能电池仍保持了初始效率的97.7%,展现出优异的耐久性。
领导这项研究的郑仁英博士表示:“这项研究是一项关键成就,展示了下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兼具灵活性和轻便性的商业潜力。它是实现未来效率高达30%的超轻、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重要里程碑。”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Kihwan Kim 博士表示:“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功率重量比大约比钙钛矿/硅串联 太阳能电池高 10 倍,这使得它在需要超轻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领域(如建筑外墙、汽车和航空航天)的应用前景广阔。”
他补充道:“通过推进大面积制造工艺和提高稳定性,我们的目标是增强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并为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做出重大贡献。”